{webname}

图片

首页  >  政务动态  >  各区动态
滨城打造有灵魂有特色主题产业园区
来源:滨海新区政府 发布时间:2024-09-06 08:38

位于空港的天津天海新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步入发展快车道,目前已研发出100多项试剂盒,用于自身免疫性脑炎、重症肌无力、阿尔茨海默症以及脑卒中等神经疾病的辅助诊断。谈到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之一,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坦言,所在的天保智谷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具备良好的产业政策和精准的配套服务,对企业的研发方面支持很大。

实际上,天保智谷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只是滨城打造有灵魂有特色主题产业园区的一个缩影。2020年起,滨海新区深入实施产业园区体制改革,构建“主导产业+主题园区”特色发展模式,明确“4-2-1”产业空间布局,打造41个有灵魂、有特色的主题园区,促进产业园区科学规划升级、主导产业升级、功能配套升级、体制机制升级、要素保障升级、绿色安全升级,并推动改革成果向街镇园区拓展延伸,形成空间合理布局、组团错位发展、功能互补协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园区群。

探索质效双优新路径

一组数据显示,2023年,滨海新区22个工业主题园区主导产业产值约4000亿元、主题率超95%,19个服务业主题园区主导产业营收超5300亿元、主题率超87%,7个街镇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限上商销额等指标增速高于全区,街镇经济引擎作用不断凸显。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近年来滨海新区聚焦开发区间产业联动性弱、产业发展聚集度不高、园区主题化专业化程度低、街镇园区活力不足等问题,围绕“产业发展有空间承接、空间定位有产业布局”目标,探索质效双优的主题园区滨城建设路径,推动主题园区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8+8+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和动力引擎。

而聚焦于这些产业园区体制改革的改革做法和特色经验,可以总结为“四个突出”。

突出“空间+产业”路径改革。一是强化产业布局指引,确立“4-2-1”的布局思路,各开发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原则上不超过4个,各开发区每个片区主导产业发展方向原则上不超过2个,主题园区细分产业发展方向原则上不超过1个。二是围绕主导产业建设主题园区,坚持好中选好、优中选优、有进有出、梯度培育,推动以主题园区为“细胞核”的产业组团加速发展,打造产业集聚发展策源地。

突出“管理+服务”机制改革。一是推动园区管理模式改革,结合法定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营商环境改革,推动园区管委会、运营公司持续提升服务运维管理效率。二是推动园区服务体制改革,建立“招商三官”工作机制,组建高素质开发运营、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团队,成立园区共同缔造理事会。三是建立问题直报机制,主题园区在建设发展、招商引资等领域存在的重点问题,可通过区委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区委街镇工委、“吹哨报到”等机制高效解决。

突出“方法+工具”路径改革。一是强化信息化管理,绘制主题园区区位示意图、分布图、“一园一卡”信息表,清晰展示主题园区的主导产业、管理运营主体、四至和区位图、面积、未来发展目标等基本信息。二是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建立科学、统一、规范的统计监测评价体系,强化主题考核、增量考核、单位产出考核、产业生态和创新发展考核。三是聚集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素,发挥“海河+滨海”双千亿产业基金引导作用,超前布局大数据服务、检验检测等新型基础设施,推出新型产业用地(M0)、工业“标准地”出让等土地新政,大力推广风光新能源发电和源网荷储一体化。

突出“开发区+街镇”协同改革。一是设立7个街镇园区创新实践基地,强化市场化选聘、企业化管理、专业化服务,完善激励机制、促进选才用能、提升主题质效,加快实现街镇主题园区高质量发展。二是完善各开发区之间协作、开发区和街镇结对协作机制,促进主题园区之间协调联动、相互配套,形成政策共享、人员互通、产业联动、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局面。

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动力引擎

天津软件园主园区是天津市巩固信创产业领先优势、引领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的重点项目,由中国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联合打造。园区聚焦算力、算法、算据、算用4个领域,将助力滨海新区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提升新区智能科技产业及创业活力,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及制造业数字化升级。未来,这里将成为产值超千亿、税收超百亿、带动超十万人就业的软件产业聚集地。

“千亿”,正是滨城打造有灵魂有特色主题产业园区的关键词。据了解,目前滨海新区建成9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打造5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和5个千亿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形成4个未来产业集聚区,海工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创新型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集群等入选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车规级芯片产业集群、自主可控信息安全设备产业集群等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连续四年获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发展能级进一步提升。

集聚效应则进一步凸显。各开发区错位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经开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占全区81.8%,生物医药产业产值占全区86.6%;保税区食品加工制造产值占全区59.3%,运输设备制造产值占全区55.8%;高新区现代新兴服务业营收占全区55.9%,信创产业链产值占全区56.1%;东疆融资租赁和商业保理增加值占全区73.3%;生态城文化健康旅游服务业营收占全区16.7%。

此外,园区内涵也进一步深化。园区“十通一平”等“硬环境”、“管委会+专业化公司+共同缔造理事会”等“软环境”和“亩均效益”等持续提升,项目相互推介、飞地招商、设施利益共享等合作发展新模式加快完善,“只看自己一亩三分地”“恶性争抢项目”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附件:

IE版本小于10,为了不影响您的浏览效果,请升级IE版本! x